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平安建设 / 正文

书写平安杨凌高质量建设新答卷

来源:杨凌发布 发布时间:2023-11-07 17:16

基层平安建设,矛盾处理是关键。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矛盾纠纷化解前置为工作抓手,不断夯实人民调解基础,创新形成 “4+X”工作模式,推动构建以基层“小治理”筑牢平安杨凌建设“大格局”。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是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的直接服务群众矛盾纠纷的窗口平台。从2019年专职从事杨陵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以来,处理好群众来访、帮助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就成为人民调解员任让席的主要“功课”。

“人民调解工作,就是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要让双方学会换位思考,把矛盾纠纷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和化解。只有把这个关口把牢,矛盾才不会进一步升级。”任让席说道。

因为有着多年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年近70岁的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任让席,逐渐总结出了自己的“调解经”。为充分发挥任让席调解工作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杨陵区司法局的支持引导下,组建了以任让席为首的调解工作团队,成立了任让席人民调解工作室,作为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直接服务群众的又一个窗口平台,让人民调解工作真正成为维护基层平安法治的“新名片”。

“调解工作,要有信心和耐心,要做到“跑断腿、磨破嘴、心不灰”,要靠经验,也要有智慧。遇到急事和当事人多聊聊,让急事缓一缓,事缓则圆,也就能找到化解的门道了。”任让席告诉记者。

除做好常态化人民调解工作外,杨凌司法行政部门还选派专职人民调解员,常年进驻区人民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不断加大“诉调联动”效应。刚刚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丁征选,就是其中一员。

丁征选告诉记者:“近些年我们法院诉前调解室,主要参与调解的就是信访案件、交通事故、物业、离婚、借贷、劳务等各种纠纷。通过诉前调解,不仅可以为群众节约诉讼费用,还能让双方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妥善化解。”

发挥调解室作用,着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杨陵区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7%以上。

为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从“治理”到“智理”转变,借助网格化管理优势,杨陵区五泉镇和揉谷镇的31名人民调解员与五泉法庭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组成“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小组,通过不定期开展入户走访,遇到纠纷,现场调处的方式,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五泉镇曹沟村党支部书记、村调委会主任魏增平告诉记者:“能在村里调解的矛盾,我们在村里就调解了,实在调解不了的,就上报到司法所。司法所每周都会开展调委会主任的座谈会,大家相互聊聊各村发生的矛盾,谈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总结经验。”

建好用好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平台,组建专家库和优秀调解员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对“司法调解”的前置功效,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近年来,杨陵区逐步形成了区、镇、村三级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先后成立了杨陵区价格争议调解委员会,杨陵区行业调解委员会、妇女儿童权益纠纷调解工作站等各级各类调委会94个,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在相关领域实现全覆盖。

此外,选优配强人民调解队伍,任用专兼职调解员405名,发挥任让席等4名专职调解员和若干“两库”人员作用,通过建设“法治小院”、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活动等,推动人民调解员队伍专职化建设,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夯实基层平安法治建设根基。

杨陵区司法局副局长李伟告诉记者,杨陵区司法局以杨陵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基础,积极构建“一台两库三联动”的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4+X”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调解员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60余件,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