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物的游客向民警赵小伟送上鲜花。通讯员王三合摄
5月1日6时整,赵小伟按照每天的规定动作,上岗前对随身装备进行仔细检查,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赵小伟是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秦俑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从警17年,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假期第一天,临潼各景区周边的人流量大增。“一说到来陕西旅游,临潼的兵马俑和华清池,就成了很多外地游客的首选。节假日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刻。”赵小伟说,他负责巡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主入口,这是世界各地游客参观秦兵马俑的“窗口”,“不让一个游客在临潼受委屈”是当地每一名服务人员的承诺。
“岗位虽小,但是责任重大,服务、效率、热情、专业一样不能少。”赵小伟说,巡逻时他除了最基本的治安检查外,还要对过往的车辆进行交通引导、疏通保畅。为了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的手机下载了涵盖107个国家和地区语种的翻译软件,以便与游客进行沟通。
“有警情!重庆奉节游客在参观兵马俑时不慎将背包遗失于座椅上,背包里面有贵重物品,求助!”16时许,秦俑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我们先通过简单询问报警游客获得基础信息。”赵小伟说,为给游客节省外出参观时间,又不影响警情、案件的处理,秦俑派出所推出了针对游客的贴心服务。
当遇有家人走散、物品遗失等求助类警情时,游客可以继续参观,剩下的问题交给民警解决。“这也是我们展示平安西安、文明西安的一扇‘窗口’,受到很多中外游客的赞誉。”
“找到了,找到了!”从接警到找到物品的1个小时里,赵小伟陆续拨打了16次电话。游客得知背包被赵小伟找到后,激动地给赵警官送上了一束鲜花表示感谢。
“如果捡拾他人物品的游客离开景区,我们会继续调查、追查,直至捡拾物品的游客采取快递等方式将物品邮寄给失主。”赵小伟介绍。
高效的服务源于赵小伟创造性构建的“1+1”工作法,即一个查询系统和一个“秦俑·警服中心”微信总群。“这个群涵盖安保、导游、商户、企业、食药、车场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等各行各业5000余人。”赵小伟说,他受临潼区探索建立旅游市场秩序网格化管理模式启发,今年2月,自己也摸索创建了服务群,实现了“让数据多流转,让游客少跑路”,不但精简了派出所的工作,还方便了游客旅行参观。
对于赵小伟来说,假期坚守岗位,早已成为习惯。“越到节假日我们越没有休息时间,24小时坚守岗位,保证大家出行畅通、安全!”赵小伟说,假期里,他们从早到晚,除了吃饭时间几乎都在执勤。在秦俑派出所共有9名像赵小伟一样的民警,逢年过节,大家都坚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推迟下班。也正是因为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赵小伟获得了临潼区委文明办表彰的“临潼好人”等荣誉称号。
“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还得感谢家人。”赵小伟说,为了让他拥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家里的事情全部被妻子扛在了肩上。“家里人非常支持我,还说十四运会举办前的火炬传递期间,全家人要‘视察’我的工作。”赵小伟笑着说,他所负责的兵马俑景区周边正是火炬传递的重点线路。
夜幕降临,游客们陆续离开喧闹了一天的景区。赵小伟还在人群中穿梭,维持秩序。他说,他们要等到最后一名游客离开,今天的工作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