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
“别跑,警察!”
3月7日晚,记者真切地感受了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刑侦大队小案中队的一次抓捕。
在不到2平方米的车内,4个身高都在1米8左右的民警整整坐了7个多小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3月5日23时,在雁塔区大寨路附近一个夜市,一名男子骑着一辆电动车对周围车辆进行观察。此时,恰巧有一辆轿车的后备箱没有关好,男子在观察了10分钟后,动手盗窃,拿走了后备箱里的手提包,随即逃离现场。
30分钟后,小案中队接到了昆明路派出所的转警。
3月6日早上,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民警调取了案发周边的视频监控。民警追着监控中男子的身影,一直到了大庆路附近的绿化带。周围的保洁员表示,早上打扫卫生的时候捡到一个包。经辨认,确为失主丢失的包,包内的身份证、驾照等证件还在,但是包内2万元现金被拿走。
经过合成作战研判,民警确定了嫌疑人的逃跑轨迹。嫌疑人最后出现的地方是长乐中路一小区,明显的特征是骑着一辆带有波点前挡风的电动车。
3月6日、7日,民警在该小区内展开摸排。7日14时,民警在一栋5层高的居民楼外发现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而这个电动车就是那辆带有波点挡风的车。
随后,民警在物业部门了解到,给电动车充电的该户为4层西户,犯罪嫌疑人名为张某,但是他当时没有在家。
“电动车在充电,就证明晚上他一定会回来,大家分组守候,一定要抓住他!”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张海波随即布置了抓捕任务。
8名抓捕民警分成3组,一组在小区出入口,一组在张某家附近的楼道内,还有一组则隐蔽在张某楼前的车内,一张密不透风的法网就此铺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一等,竟等了7个多小时。
21时20分,嫌疑人张某走进小区。“有一男子走向电动车,应该是张某,大家注意。”听到在小区出入口蹲守民警传来的消息,坐在车里的民警瞬间高度集中,4双眼睛直直盯着该男子。果不其然,他走向了电动车,并且拔掉了充电线。
“就是他!”
坐在车里的王小坤一把打开车门冲向他,并且大喊了一声,闻声而动,另外3个车门被同时打开。听见民警的声音,张某拔腿就跑。
“别动,警察!”张海波立即亮明身份。几乎是同一时间,民警扑了上去,将刚跑出去3米的张某按倒。
随即,一副闪亮的“银镯子”戴在了张某的手上。“我们是公安雁塔分局的,知道自己怎么了吗?”面对眼前的警官证,张某顿时全身瘫软、面色苍白,低下头喃喃道:“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找到了我。”
整个抓捕过程5分钟。
“可能大家会觉得蹲守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蹲守是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的坚持,饿了就简单吃一个饼或者一碗泡面。为了减少上厕所,尽可能少喝水,甚至不喝水。”王小坤说。每一次的蹲守都是一次磨炼,当嫌疑人出现并被抓获的那一瞬间,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