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平安建设 / 正文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法治 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直各有关单位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切实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影响和渗透力。现就进一步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合力推进、强化保障、注重引导、传承创新为基本原则,以构建具有我区特色的法治文化体系为重点任务,以工程化、项目化、常态化推进为基本手段,以创新组织领导机制、作品创作机制、传播展示机制为努力方向,不断完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与制度体系,明确职责、密切协同、强化保障、科学运作,合力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确保到2016年末,基本建成富有杨凌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系。

二、主要目标 
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培养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树立法治文化品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职能,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在加强对法律制度和规范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影视、广播、报刊、网络、展览、宣传园地、教育基地、文艺演出、便民服务场所、法律服务热线、服务阵地等各种媒介多渠道、多方式对法治伦理和理念的灌输,使全区人民在了解和认同法律制度、法律内容基础上,自觉养成尊法、守法、敬法、护法的良好法治           理念,在全社会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社会风尚。
(二)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将法治文化核心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法治国家建设的研究范畴。加大调查研究力度,组织各界人士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入阐释法治文化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和主要功能,努力探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为全面提升我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水平提供先进的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 积极开展法治文化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积极组织“法治八建”活动,广泛举办“法治人物”、“法制短信”、“法制好新闻”评选,以及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征文比赛、法制文艺汇演、法制电影巡映、法制书画展览等法治文化活动,使法制宣传教 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丰富法治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不断扩大法治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面,实现法治文化建设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
(四) 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执法机关和专业文化团体、业余文艺团体、各级文化馆(站)的作用,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参加法治文化建设。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等,探索建设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完善城乡公共场所 法制宣传教育设施,依托乡镇、街道公共文化场所,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
(五)推动法治文艺作品创作。引导法治文化 产品创作和推广,组织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法治电影、电视剧、文艺、小说、故事、书画、漫画等作品,适时进行作品征集、评奖等主题活动,在增加产品数量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推出精品、创出品牌,不断增强法治文化作品的渗透力,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着力打造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深受群众喜爱、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
(六)加强法治文化品牌建设。每个街道办要建设至少一个法治公园或法治广场。每个乡镇要建设一个以上法治长廊或法治一条街等普法窗口。同时,加强法治网络建设,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利用手机短信这一新兴传播媒介,开展群众性公益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法治文化品牌建设,要立足本地、突出特点、打造亮点,做到一区一品、一村一 品。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充分认识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由党工委宣传部、示范区民政局、财政局、法制办、广播电视台、区委、区司法局、区文联、区住建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制度组成单位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制定相应的制度,研究全市法治文化建设的推进措施,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强化保障,加大投入。各地各相关单位也要加大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投入,将法治文化建设项目纳入本单位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要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场馆、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墙、法律图书角、法治公益广告牌(灯箱)、法治文化电子显示屏等在内的各种法治 文化设施(阵地)建设和各类法治文化活动提供财力保障。法治文化设施(阵地)建设要结合城乡环境改造、市政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基层文化建设一并进行。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把法治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全区法治文化建设的总体安排,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法治文化建设情况将纳入2015年度全区法治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目标管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