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一本由陕西省委普法办、陕西省司法厅联合民主法治出版社编印的《百姓法治宝典》,陆续发放到安康市石泉县群众家中,成为百姓学法用法的“掌中宝”。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近年来,陕西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在涉农立法、乡村执法、乡村普法守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法治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三秦大地,普法宣传员把诸如《百姓法治宝典》的多种普法宣传口袋书,送到了千家万户,把以案释法普法活动送到了田间地头,让农民们用法律知识度量农村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广大农民学会了随时随地学法用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大做强乡村产业,进一步推进了乡村振兴。
顶层设计推动乡村普法工作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0月30日,陕西组织召开了全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以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普法办名义印发了《加快推进法治乡村提档升级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我省西安、汉中、安康、韩城等市也先后制定了实施办法,对法治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省先后制定出台的《法治陕西建设实施规划(2021—2025年)》《陕西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顶层设计文件,对法治乡村建设方面的工作做了部署安排。同时,我省通过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度述职制度、建立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机制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载体,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扎实开展。
由陕西省委普法办、陕西省司法厅联合民主法治出版社编印的《百姓法治宝典》,汇集了明理崇德、宪法学习、婚姻家庭、居民生活、创业就业、农业农村、守法维权、党性党规等道德与法治知识,以及在线办理、司法为民、便民服务等网上办事指南。为最大可能地方便群众阅读和办理服务事项,《百姓法治宝典》被特别制作成口袋书,同时还配备了功能强大的APP,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能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浏览法律知识、查询法律法规,在线观看上万个法治动漫和普法微讲座等。
据了解,当地在发放《百姓法治宝典》口袋书时,按照各镇村(居)民户数分配,采取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重点领域集中配送和镇村(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送书上门相结合的方式,对图书配套APP的下载使用进行指导,确保每一本《百姓法治宝典》口袋书发挥好普法宣传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以案释法提升村民法律意识
2021年4月,商洛市镇安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以公开送达不起诉决定书为契机,联合派出所、村委会组织开展了以案释法普法进村宣讲活动。
家住镇安县永乐街道太平村的刘某某于2020年2月20日酒后回家途中,与同村村民李某某因琐事产生纠纷,继而发生厮打。李某某用石头将刘某某嘴部砸伤,刘某某也将李某某头部砸伤。经镇安县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李某某构成轻伤一级,刘某某不构成轻微伤。在该案办理中,承办检察官了解到刘某某已经赔偿了被害人医药费等相关费用,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刘某某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承办检察官本着依法办案、宽严相济的原则,最终对刘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考虑到预防犯罪和惩治犯罪同样重要,承办检察官以公开送达不起诉决定书为契机,在太平村开展了以案释法普法进村宣讲活动。宣讲活动中,承办检察官结合真实案例向村民进行了释法说理,从酒驾、醉驾、打架斗殴三种常见违法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入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阐明正确处理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提高了村民们的法律意识,深受村民欢迎。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坚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地方立法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涉农领域地方性法规的审查修改工作。先后通过审查修订或批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西安市秦岭生态保护条例》《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相关涉农法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涉农领域普法过程中,以案释法的普法方式实在、有效,深受农村群众欢迎。
创新宣传推进乡村依法治理
“打架斗殴这种事肯定给警察报告嘛,老王你怎么选了给政府报告这一项?不对不对!”
在铜川市印台区阿庄镇某村委会会议室,几名村民正在用手机参加一场村组普法比赛,时不时传出讨论声。这是2019年以来,陕西省司法厅“服务大局普法行”之“新媒体普法进乡村”活动的一幕场景。
“这种通俗易懂的学法场面在我们镇十分普遍,大家一起比赛答题,在开心快乐中学法,更容易入脑入心。”阿庄镇司法所所长李艳说。
为了加强乡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陕西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常态化宣传安全生产、土地流转、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社会救助、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脱贫攻坚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铜川市推动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融合发展,组织编写、创作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剪纸、陕西快板等法治文化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将乡村法治建设纳入乡村干部培训计划,村“两委”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制度进一步落实;依法开展村组织换届选举,依法公开村务、党务和财务,村级组织职责、农村小微权力清单进一步健全明确。韩城市积极利用“韩城法治”微信公众号、“法宣在线”“12348”法律服务热线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新媒体普法,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健全体系完善乡村法律服务
在乡村,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扎根基层,人熟、地熟、事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据了解,全省在基层法律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中,配强用好村(居)法律顾问,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为助力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和依法治村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我省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及司法所长培训,邀请人民调解专家到培训班授课,讲授工作经验,提升了宣传法律知识及人民调解工作技巧。完善示范村村级调委会建设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按照“五有六统一”的具体要求,从制度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梳理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督促各镇村(社区)修订完善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协调各镇、村(社区)探索打造“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示范村,为实现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深入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深化在医疗、交通、劳动、物业、消费、商事等纠纷多发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扩大人民调解范围。与省广播电视台合办的“帮忙有一套”节目,聚焦农村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受到基层群众好评。汉中市制定下发了《汉中市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案定补”实施办法》,解决了交调委多年无工作经费的问题,调动了行业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该市狠抓人民调解网络化建设,建立了9513名人民调解员信息数据库。
我省强力开展“六好司法所”示范创建工作,拒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518个司法所达到创建标准,占比38%,143个司法所达到“六好司法所标兵单位”标准。渭南市将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目标定位于达到全市司法所总数的50%,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汉中市细致梳理“六好司法所”文件资料,制作制度汇编,以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牵引“六好司法所”全面创建。截至目前,全省司法所为基层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01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