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 正文

长安释法 | “平安之星”教您如何对校园欺凌说“不”

来源:长安评论 发布时间:2021-11-22 09:29

为进一步做细做实校园安全工作

全面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防范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发生

2021年9月13日

全国“平安之星”入选人员

广东省湛江市公安局民警王道静

前往湛江市第二中学开展题为

《防范校园欺凌守护青春阳光》

涉校园欺凌违法犯罪防范知识讲座

图片

讲座中,王警官用一则视频切入“校园欺凌”这一话题,再从校园欺凌的概念、危害、预防与治理以及校园周边的黑恶势力犯罪四部分深入浅出的阐述主题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的特点以及正确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发生校园欺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并且鼓励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共建和谐校园。

校园欺凌违法犯罪行为的治理任重道远,王警官呼吁:老师、家长、学校、学生应该都行动起来,与公安机关一起为创建和谐校园、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同学们能够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珍惜校园生活,学好知识,走好自己的赶考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通俗易懂的语言

简单实用的法律知识

以及真实的欺凌案例

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不仅懂得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更切实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

图片

那么

发生校园欺凌

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编来给你支招

图片

图片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5.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当孩子遭遇欺凌,家长该怎么做?

 1.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2.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的人际关系,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3.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4.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5.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

  6.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7.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

发生校园欺凌,学校该怎么做?

  1.救助为主: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2.适度惩戒: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3.快速反应: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合理处置欺凌事件。

  4.低调弥补:在处置过程中,校方要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多关注受害孩子、家长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客观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