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监护职责不可或缺,希望你们今后能切实担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加强对孩子的管束,让爱归位,帮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6月9日,在杨陵区人民检察院举行的督促监护令送达仪式上,检察官对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提出了要求。
2022年11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小明(化名)、小强(化名)因手头拮据,遂产生盗窃财物的念头。二人一番商量后,决定对沿街商铺下手,盗得二手手机十部及少量现金。翌日,二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杨陵区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后,对两名涉罪未成年人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详细了解其成长经历、交友情况、生活轨迹、家庭情况。检察官经过社会调查,得知小明5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其由祖父母监管;小强父亲卧病在床,迫于生计,母亲外出务工,小强则在家附近打零工并照顾父亲。
检察官综合分析后,发现涉罪未成年人存在父母外出务工、祖父母隔代抚养、有效监护缺位的情况,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过早辍学及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两名涉罪未成年人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因此,该院决定召开督促监护令宣告送达仪式,对两名涉罪未成年人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送达仪式上,检察官针对涉案未成年人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家庭监护要求,督促监护人严格履行监护责任,并告知监护人违反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后果。随后,检察官从重塑亲子关系、转换思维方式、加强情绪疏导、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人生目标四个方面,为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如何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引导、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划重点”。
送达仪式结束后,检察官从未成年人身份不是“免罪金牌”、深刻认识犯罪行为的“责”与“罚”、切实预防犯罪的“戒”与“防”三个方面,教育引导涉罪未成年人将“法”根植内心深处,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做到不犯错、不跑偏、不违法,在法治轨道上走稳人生每一步。两名涉罪未成年人表示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定会吸取教训,坚决不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努力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惩戒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合力‘拉一把’‘扶一程’涉罪未成年人,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他们。”杨陵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赵婧介绍,下一步,该院将通过精准帮教,促使涉罪未成年人及早摆脱致罪因素,继续跟踪督促其家长履职尽责,让迷途少年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从而远离违法犯罪,顺利回归社会。